(盧作孚紀念館內景)
指揮宜昌大撤退 實現中國版“敦刻爾克”
作為開創中國民族航運實業先河的民生公司,其創業過程也是極其艱辛,盧作孚用“一樁慘淡經營的事業”來形容它。1925年,在合川縣城藥王廟,盧作孚邀約十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白手起家,創辦了民生公司,民生輪船以一艘客輪艱難起航。“民生”取自孫中山提倡的民生主義,表明公司絕不單純是一個經營航運的企業,而是一個以發展祖國實業、為人民謀福利的事業。公司的宗旨是:服務社會,便利人群,開發產業,富強國家。“一個小小的航運公司,卻把自己的事業與整個社會、國家的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中國人在國家危難時期所承載的奉獻精神、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要紀念盧作孚的一個重要原因。”劉重來說。
民生公司的客艙無論何時都一塵不染,服務生彬彬有禮。客船上,無論貴賤一律有倉位、有飯吃、有水喝,并且沒有其他船上常見的黃賭毒現象。1929年,日本船只橫行川江,太古、怡和、日清等日本輪船公司憑著強大的實力,大幅降低運費,企圖擠垮華輪公司獨霸川江。面對這種形勢,出任川江船務管理處處長的盧作孚命令:中外輪船進出重慶港,都必須向川江航務管理處結關,迫使日清公司接受中國海關檢查,開創了外國船只接受中國地方政府檢查的先例。他廢除了甲級船員必須用外國人的陳規,甚至在民生公司旗下所有的客輪床鋪上,都寫上“夢寐不忘國難”幾個大字,時刻提醒乘客,不要忘記日本人正在燒殺搶掠,號召炎黃子孫團結一致,抵御外敵。到1935年,日清等公司由盈轉虧,悄悄退出川江航運。
(毛澤東曾評價盧作孚是中國實業界不能忘記的四個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張之洞、范旭東、張謇)
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向我國發動了全面侵略戰爭。盧作孚對全體民生職工說:“國家的反侵略戰爭開始了,民生的任務也開始了。”從1937年8月開始,民生公司的所有船只都投入到緊張的戰時搶運之中。1938年武漢告急,大量的軍政人員和軍用裝備、工廠必須西遷,宜昌一下子成了長江上人員和物資西進的轉運地。幾乎所有從武漢撤離出來的人們都擠到了這座小城,一夜之間,西遷的移民和物資,把這座小城撐得爆滿。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宜昌岌岌可危。
盧作孚立即連夜召集各輪船公司的負責人、船長、技術員還有船員開會。當時,以民生公司的運輸能力,要完成轉移任務至少需要一年時間,但盧作孚硬是在40天內,采用三段運輸法,將屯集在宜昌的3萬高精尖人才和近10萬噸工廠物資后撤到重慶及四川等地,導演了中國版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被譽為航運史上的奇跡。搶運出來的兵工廠機器設備,每月可制造手榴彈30萬枚,迫擊炮彈7萬枚,飛機炸彈6萬枚,十字鎬20多萬把。
抗日戰爭期間,民生公司有117人獻出了寶貴生命,有60多職工因公負傷。公司被敵機炸毀船只16艘,損壞了11艘,共損失了船舶噸位8000多噸。抗戰勝利時,國民政府向盧作孚頒發了一等一級獎章,馮玉祥將軍贊“民生公司是一個救國的公司。”
劉重來認為,盧作孚終其一生都在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竭誠奮斗,他的愛國精神、民生情懷和高超智慧,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大力弘揚。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