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觀察|解寶媽煩憂 民航局這樣完善母嬰室建設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母嬰室(圖片由民航局機場司提供)
對于帶娃出行的寶媽來說,旅途中的母嬰室無疑是一個溫馨又實用的地方。此前,部分機場母嬰室還存在“不安全、不干凈、不好用”的現象。民航局近日發布《民用機場母嬰室規劃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有望改變這種感受,提升母嬰旅客出行體驗。
作為國內首部專題指導機場母嬰室規劃建設的咨詢文件,《指南》將推動我國機場母嬰室從“有”向“優”,并為機場母嬰室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提供系統性的方法指導和技術建議。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邵磊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民用機場母嬰室建設在數量方面較為充足,新建機場及部分進行了母嬰室改造的既有機場,更是在完善服務配套、優化母嬰室設計方面做了很多細致工作。但從行業內看,此前缺乏針對機場特征和旅客特征的母嬰室建設指導文件。“《指南》填補了這一空白,可以看作是一次對我國機場母嬰室高質量建設、高水平運營的開創性探索。”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母乳喂養促進行動計劃(2021—2025年)》相繼印發,多地政府也出臺了關于城市母嬰室建設的有關規定、標準或指南圖集。其中,機場作為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筑規模較大的交通樞紐被多次強調。
邵磊認為,加強和改進機場母嬰室規劃建設,對于保障母嬰權益、提升出行體驗具有重要作用,是支持母乳喂養、營造生育友好社會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步入三孩時代,旅客同時攜嬰幼兒和兒童出行的情況逐漸增多。除了嬰幼兒,《指南》兼顧了同行兒童出行的看護與服務需要。”
相較于其他公共場所,機場的母嬰室有何不同?邵磊表示,乘飛機出行的母嬰旅客,一般可能在機場停留時間較久,流程動線較長,攜帶行李物品較多,對機場區域不太熟悉。《指南》結合這些出行特征,提出了很多具有針對性的設計和配置建議。
比如,點位規劃方面,《指南》建議將基礎型母嬰室分散設置在母嬰旅客主流程動線上,將多功能母嬰室設置在客流量較大的區域;同時,設置清晰、統一、準確、連續的引導標識,方便母嬰旅客尋找。空間設計方面,考慮到母嬰旅客通常攜帶行李、嬰兒車以及使用行李車等情況,《指南》建議機場母嬰室出入口配置自動門系統,內部預留相應的存放空間,并適當擴大哺乳空間和護理空間,方便嬰兒車和行李車停放。
國內大中小型機場建設條件差異較大,《指南》在母嬰室分類、規劃布局、設施配置等方面,為不同量級的機場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邵磊舉例說道,首先,根據母嬰旅客服務需求,將機場母嬰室分為滿足哺乳、集乳、嬰幼兒護理等基本功能的基礎型母嬰室,以及擴展備餐、游樂互動等項目的多功能母嬰室;其次,圍繞值機、安檢、候機、到達、行李提取等不同乘機流程,《指南》提出服務半徑配置和人流量測算兩種方法,強化機場空間和服務資源的集約利用。
“《指南》在設計層面充分調研了各類使用人群的需求和使用行為特征。”邵磊表示,《指南》對母嬰出行周期性特征、使用群體的家庭單位特征、使用功能傾向和使用時間等進行了研究,考慮多孩出行、強調隱私保護,對母嬰室的數量和配置進行了規范。在運營管理層面,充分吸納使用者、管理者、運營者等多方建議,規范要求的同時給出具備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
《指南》充分體現了人性化和精細化。比如圍繞健康安全,要求機場母嬰室建筑材料、裝修材料及設備設施要達到綠色環保和安全可靠的標準要求。在設施配置上,建議嬰兒護理臺進行軟包處理,母嬰室哺乳區和護理區避免直射光源和冷色光源等。在運營管理上,明確了母嬰室清潔消毒頻次和用品配備要求。
而在隱私保護方面,《指南》則建議哺乳區避免與母嬰室出入口直對,哺乳間設置可上鎖的門或拉簾進行隔斷,在哺乳間外明顯位置設置使用狀態提示;在日常運營管理過程中,通過常態化巡視確保母嬰室專室專用,保護用戶隱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