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觀察|十舉措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有哪些影響?
合理確定經紀服務收費、嚴格實行明碼標價、加強從業主體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十方面明確監管措施,加強房地產經紀行業管理,保護交易當事人合法權益。
對購房者有哪些實質利好?
有人形容房地產中介“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究其原因,房屋買賣作為大宗商品交易,交易成本不低。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瑞民看來,部分城市偏高的中介費用是《意見》旨在解決的痛點問題之一。
“對于‘賣小買大’‘賣舊買新’的改善性購房者而言,在賣的環節因傭金偏高而不得不‘少賣’,在買的環節又因傭金偏高而‘少買’,偏高的傭金在相當程度上抑制了其住房可改善的程度。”王瑞民說。
那么,在規范房產中介行業的同時,政策的出臺對購房者有何影響?
《意見》明確,房地產經紀機構要合理降低住房買賣和租賃經紀服務費用。
“《意見》有望降低二手房交易費用,促進二手房的交易流通,從而暢通居民‘賣小買大’‘賣舊買新’的住房改善鏈條,為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和復蘇注入活力。”王瑞民表示,具體來看,降低二手房交易傭金對三四線城市購房者的減負效應最明顯。對部分住房總體仍然供不應求的一二線城市來說,也具有一定的減負效應,但也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房價上漲預期,刺激彈性較大的投機性需求入場,增大供不應求程度,導致對剛需購房者的減負效應有所打折。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鼓勵按照成交價格越高、服務費率越低的原則實行分檔定價。引導由交易雙方共同承擔經紀服務費用。
“優化服務費率的定價方式對購房者有著重大利好。”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趙秀池表示,平均來看,我國二手房買賣交易的中介費率不足交易總價的2%(美國為6%、日本為5%),是全球收費較低的國家之一。但購房者仍然感覺到負擔大,其原因在于實際交易中,買方幾乎承擔所有的中介費。《意見》提出的雙方收費模式有利于降低購房成本,體現了對購房者權益的保護。另外,鼓勵分檔定價模式,成交價格越高,中介費率越低,對于高總價房屋產品有一定利好。
對房地產經紀行業有何影響?
《意見》指出,近年來,部分房地產經紀機構存在利用房源客源優勢收取過高費用、未明碼標價、捆綁收費、濫用客戶個人信息等問題,加重交易當事人負擔、侵害其合法權益。
“在房地產市場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但還不穩固的當下,加強房地產經紀從業主體管理,合理確定經紀服務收費,突出保護交易當事人合法權益,引導由交易雙方共同承擔經紀服務費用,意義更大,也更緊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會長柴強說,我國房地產市場步入“存量時代”,主要覆蓋二手房市場的房地產經紀服務開始成為樓市政策調控的重點之一。《意見》是多年來,監管部門對房地產經紀行業從業者、收費、服務內容等進行的一次比較完整的表態,目的不是打壓房地產經紀行業,而是重在促進其高質量規范發展,讓買房及租房更省心,有利于房地產尤其是二手房交易。
哪些“新菜單”值得探索?
此外,《意見》提出經紀服務內容由基本服務和延伸服務組成。基本服務是促成房屋交易提供的一攬子必要服務,延伸服務是可單獨提供的額外服務。
“更多‘新菜單’值得探索。”趙秀池表示,延伸服務是未來值得關注的新領域。此舉給行業留下了市場的自主空間,讓合規、頭部企業有能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探索新趨勢下的行業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有不少傳統房產中介與互聯網平臺合作,在線上直播賣房;也有的房產中介平臺增加家居家裝等業務;還有的利用實體門店涉足社群生態,變身社區電商門店。由此可見,房產中介為了更好地“活下去”,都在不同程度的“變革”。
“房地產經紀行業要立足于為房地產交易者提供誠信專業服務,在做好促成交易服務的基礎上,提供房地產咨詢顧問、盡職調查以及售后服務等相關專業服務,逐漸改變單純依靠傭金的生存方式,研究探索不受房地產交易量波動過大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柴強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