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觀察 | 落實“從業禁止” 這份意見護航未成年人
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發布《關于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15日起正式施行。
落實“從業禁止”,是對師德嚴重違規問題的“零容忍”。旨在為凈化校園環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保護未成年人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教育領域實現“從業禁止”的具體化
“從業禁止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行政立法中的前科制度;二是指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加第三十七條之一,規定了從業禁止制度,二者各有側重。”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于沖表示,《意見》事實上在教育領域同時實現了刑法從業禁止制度和前科制度的具體化,對于前科制度、犯罪記錄查詢制度、從業禁止制度的實施均具有重要意義。
最高法、最高檢、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意見》出臺的初衷在于此前人民法院在判決中要否作出、如何作出從業禁止的決定,存在不同認識,實踐中判法也不一致,有的甚至對本應終身禁業的情形只判處了一定期限禁業,引發社會議論。同時,由于教育行政部門不能及時掌握教職員工犯罪的判決結果,導致有的教師犯罪后隱瞞犯罪情況仍從事教師職業。
《意見》明確,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屬于前款規定的法律,教師資格條例屬于前款規定的行政法規。
例如,2020年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了第六十二條,規定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現其具有前述行為記錄的,不得錄用。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此前,多部法律法規對教育行業的從業禁止制度有所規定,本次三部門聯合發布《意見》,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就依法嚴格執行犯罪人員從業禁止制度,對于各部門之間圍繞該制度的配合、協同作出了進一步的銜接與指引。
為未成年人保護建立“防火墻”
哪些人在《意見》的監督范圍以內?
《意見》所稱教職員工,是指在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工作的教師、教育教學輔助人員、行政人員、勤雜人員、安保人員,以及校外培訓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
哪些犯罪行為被重點防控?
《意見》規定,教職員工實施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判決禁止其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
另外,對于教職員工以外的其他主體,《意見》也作出了規定:實施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的人員,禁止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
于沖認為,《意見》強調了從業禁止適用的范圍,重點對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進行重點防控,精準實現對教育領域的重點保護,改變了過去對于前科制度在適用罪名類型、適用領域、適用時間等方面“一刀切”的問題,在有效社會防衛、保護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同時,又能兼顧違法犯罪人社會回歸的問題。
《意見》明確各單位職責分工
凝聚各方力量,打出“組合拳”,是《意見》的一大亮點。
“《意見》明確了犯罪記錄查詢制度、主責機構及其職責分工,人民法院刑事判決與犯罪教職員工所在單位、主管部門之間的處理關系,為法律條例關于教育職業的從業禁止的實施提供了更多可行性。”于沖說。
例如,《意見》提出,教職員工犯罪的刑事案件,判決生效后,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十日內將裁判文書送達被告人單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必要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裁判文書轉送有關主管部門。
同時,《意見》明確,人民法院判決生效后,犯罪教職員工所在單位、主管部門可以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給予相應處理、處分和處罰。符合喪失教師資格或者撤銷教師資格情形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收繳其教師資格證書。
《意見》還要求,人民檢察院應當對從業禁止和禁止令執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
“以往對于法律中關于犯過罪的人的從業資格制度缺乏具體的保障,對于違法資格限制或者剝奪的行為缺乏制裁性規定。”《意見》的出臺,激活了人民法院、所在單位、教育行政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等不同主體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定職能。進一步完備了我國保安處分制度的體系,在社會防衛與犯罪預防層面構建起禁止令、職業禁止、前科制度這一多維化的預防實施機制,從而更好地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