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2020中國經濟彈性足、韌性強 前景光明
人民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黃玉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19年經濟工作,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繪就了2020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藍圖。
如何正確看待2019年中國經濟工作,對于2020年中國經濟,我們應該怎么看?下一步應該怎么干?人民網強國論壇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對會議精神進行解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
回顧2019:中國經濟彈性足韌性強
強國論壇:如何看待2019年我國的經濟工作和當前經濟形勢?
張立群:2019年,中國經濟面對非常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及經濟下行壓力,風險和挑戰明顯上升,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依靠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要進展,三大攻堅戰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轉向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積極成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一個新的基礎。
劉元春:2019年雖然受到結構性、體制性和周期性下行壓力疊加的沖擊,受到中美貿易沖突和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兩大突發事件的影響,但在六“穩”政策的對沖下,加強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不斷出臺各類改革舉措提高經濟增長潛力,確保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展示了強大的力量,宏觀經濟增速依然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穩定,金融風險可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判斷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長期向好的態勢沒有變化,因此經濟政策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在穩字當頭的基礎上要保證經濟增長在量和質上有所作為,要保持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基礎上加大結構調整和改革開放的力度,為全面落實新發展觀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
宏觀調控“穩”字當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明年經濟工作政策框架:要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
強國論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度將“穩”字放在重要位置上,對此您如何解讀?如何實現“穩”?
張立群:“穩”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個基本原則。“穩”字當頭,最重要的還是基于對形勢嚴峻性的預估,是一個底線思維,從最壞的角度來出發。如果經濟不穩,社會不穩,我們一切工作都失去了一個基本的前提,“穩”是大局。所以,在形勢嚴峻復雜的情況下,我們首先要把“穩”放在第一位。
會議強調,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這些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的機制,對“穩”做了多方面的安排和部署。我認為,要實現“六穩”,我們就要多措并舉,在多因素當中實現一個動態均衡,要從系統的角度來看經濟運行,來看“六穩”工作,增強全局觀念,通過多項措施的相互配合,特別是通過積極擴大內需,把“六穩”工作做實、做好。
劉元春:我認為,“穩”必須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經濟增長速度不能出現斷崖式下滑;經濟增長必須保證就業的穩定、金融市場的穩定,不能突破底線;宏觀經濟政策必須有效對沖周期性下行力量;結構性改革和改革開放要有效構建新動能,激化微觀活力,為中期經濟增速的穩定創造條件。
財政政策重在提質增效 貨幣政策著眼靈活適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強國論壇:圍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未來一年我們經濟工作的重點在哪里?
張立群:圍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我們在明年的著力點,要在聚焦和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因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我們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主要手段。這些年來,中國經濟一直是增速下降的態勢,圍繞經濟增速下降,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工作一直沒有間斷,也積累了很多經驗。要進一步在穩增長、保穩定,特別是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更精準地發揮好它的作用。
精準,就要聚焦、要提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就應該更好地和擴大消費、增加有效投資、穩定就業、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工作更緊密的結合起來,要注重找到發力點,供給和需求兩方都能受益,乘數效應比較明顯。
切實地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發揮好,才能使宏觀政策逆周期的調節在明年取得更顯著的成效,從而支持穩定大局,支持打好決勝全面小康的這場硬仗。
劉元春:我國財政政策在2020年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其次要在提質增效方面做好文章;最后要更加注重結構性問題,壓縮一般性支出,關注一系列短板、弱項、乘數效應高的項目。
明年我國貨幣政策將延續2019年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樣的定位,但要關注宏觀杠桿率穩定、社會融資成本降低、流動性的充裕和彈性空間擴大等幾個方面的核心目標。同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改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強國論壇:如何通過堅持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來推動高質量發展?
張立群:通過改革來實現這八字方針,鞏固“三去一降一補”的成果,最重要是通過改革,讓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不斷提高,讓市場出清的能力不斷提高。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來鞏固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包括降成本、補短板這些方面的工作成效。
創新驅動,對于提升產業的水平包括鞏固“三去一降一補”的成果和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至關重要。但是創新也需要制度環境來支持,只有一個良好制度環境,才能支持各類的創新活動日益活躍,效果日益增強。
推進高質量發展,根本點還是在改革,改革和開放是緊密相聯系的,通過改革,會更高水平的為對外開放準備條件,通過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來推動改革;整體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中國經濟不斷轉向高質量發展,最核心的是要把改革這條線抓緊、抓好。
展望2020:中國經濟前景依然看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做好經濟工作十分重要。
強國論壇:對于2020年中國經濟形勢您有何展望?
張立群:明年,我們面對的國內外形勢嚴峻復雜,挑戰和風險空前之大,因此,如何做好2020年經濟工作,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清醒地看到形勢嚴峻的一面。同時,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困難確實存在,但是前景非常光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最主要是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有利因素。
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我認為首先是實現量的合理增長,通過積極擴大內需,增加有效投資并發揮關鍵性作用,提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支持就業、支持居民收入以便促進消費,把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釋放出來。其次,要堅定不移地打好三大攻堅戰,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不斷走向高質量發展。
劉元春:2020年中國面臨的結構性、體制性和基礎性力量沒有本質性的變化,但是由于制度紅利必將在隨著全面落實四中全會精神而大幅度提高,庫存周期、投資周期、汽車周期以及金融周期會在觸底之后出現反轉,中美貿易沖突在第一階段協議達成以及豬肉價格的回落都將使2020年中國經濟運行呈現出一系列新亮點,從而帶動經濟預期和信心的回升,使經濟下行壓力能夠有效抑制,經濟依然會在合理區間運行,因此,我們對2020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