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建八局亞投行項目:新時代的“五四精神”是拼搏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記者彭心韞)從“鳥巢”向北走兩公里,在奧運塔和國奧村之間,有一座氣勢恢宏的龐然大物,這就是由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建設的亞投行總部辦公大樓C標段項目。該項目投資將近19個億,工期840天,建成后將作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永久辦公場所使用。誰能想到,帶領該項目的團隊是一群平均年齡僅有29歲的年輕人。
采訪活動合影
4月23日,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組織的“新時代Young起來!”五四主題央企工地采訪活動走進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建八局建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永久辦公場所項目C標段。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永久辦公場所項目C標段位于北京的中軸線上。北隔科薈路與奧林匹克公園相望,東鄰奧運觀光塔,向南與水立方、中國國家體育館、中國國家會議中心等標志性建筑處于同一序列上。該工程建成后將作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永久辦公場所使用。
該項目C標段由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承建,自開工建設以來經歷著一項又一項的艱難挑戰:17天內完成一座引領全國的標志性臨建工程施工;用不足鳥巢1/4的時間完成2倍于鳥巢噸位的鋼結構安裝;超大跨度魚腹式張弦梁現場拼接及高精度吊裝;使用懸掛腳手架作為大跨度采光頂屋蓋體系施工平臺;建設工程“魯班獎”、LEED鉑金、綠色建筑三星級認證等國內國際一流施工標準要求,等等。
這些高難度的施工內容及節點工期愈加磨煉了項目上這些年輕人的意志。項目團隊共有員工31人,其中27人不到35歲。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建八局“令行禁止,使命必達”鐵軍文化,看到了青年人在新時代立足本職,志愿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五四愛國精神。
項目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任合仕:而立之年親歷國家工程平地起
中建八局亞投行總部項目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任合仕
2017年4月5日,剛過完30歲生日的任合仕,來到工地現場,就接到了嚴峻的施工挑戰。為了給主體結構施工贏得更多時間,時任中建八局西南公司董事長劉鵬在現場考察時立下“軍令狀”:“如果不能在6月20日打好第一塊底板,項目全體下課!”“當時底板一個流水段約有2000平米,2.5米厚。”這樣的體量、時間和現場狀況,對項目經理、項目黨支部書記任合仕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任合仕即刻進入了“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狀態。從生產協調到鋼筋綁扎,從物料準備到防水處理,在任合仕的帶領下,這個年輕的團隊用挑戰的沖勁、超前的思維和科技創新的力量,在2017年6月17日完成了第一塊基礎底板的澆筑,比“軍令狀”的時間還提前了3天。
“事實證明,任何事不到最后一步,都不要輕易言敗,只要心中有信念,真干苦干,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任合仕說。
亞投行項目是全鋼結構,項目整體鋼結構用鋼量11萬噸,相當于鳥巢的2倍。C標段的鋼結構吊裝量3.7萬噸,在整個北京地區,這樣的體量也是不多見的。可是,留給任合仕的時間只有三個月。
鋼結構施工期恰逢京城盛夏,作業層的溫度常常在40℃以上。任合仕每天在現場盯進度、盯質量、盯安全,構件設計糾偏、加工排產布置、焊接工藝優化、現場吊次分析、物料進場輾轉騰挪……一走進現場他的腳步就停不下來。協調會、設計會、生產會、方案討論會……這支年輕的團隊與經驗老道的工友師傅們在開不完的會議中不斷磨合、不斷奮進,亞投行的鋼筋鐵骨就這樣逐漸挺立了起來。
2017年11月20日,隨著最后一根鋼梁吊裝完成,亞投行C標段以比計劃工期提前40天的成績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這一刻,讓任合仕心潮澎湃:“72天!3.7萬噸鋼結構!這個龐然大物的崛起,是兄弟們用堅持、奉獻、無私共同托起,那一年我們只有29歲。”
31歲的項目總工劉瑞軍:科技創效的探路者
正在施工中的亞投行總部建筑玻璃幕墻
“傳統的腳手架是從下往上搭建,但經過我們亞投行項目青年員工的創新,改為從上往下搭建,改變了架體的結構形式,將本來需要60米高的滿堂架改為3米高的吊掛架,成功解決了首層樓板對架體承載力不足難題。” 31歲的項目總工程師劉瑞軍每每談到創新使用吊掛腳手架裝修大跨度采光頂幕墻時,都神情飛揚,同時感慨萬千。
他口中的“幕墻玻璃”,是亞投行總部大樓中庭的外立面,高度有60米,看上去就像是“水晶外套”,是亞投行總部在外觀上的一大亮點,也是難點。該部位的玻璃龍骨原設計是吊掛在46米跨度的柔性鋼連橋上,玻璃總重超過1400噸,為了解決地震作用下柔性連橋的大幅上下顫動引起的玻璃爆片情況,劉瑞軍與工程總設計及幕墻專業設計多次探討,最終創新性提出了讓立柱落地,由吊掛改底部支撐的形式。要知道,常規的幕墻設計都是吊掛形式,而劉瑞軍和項目設計團隊提出的是底部支撐,配合水平拉桿保證水平位移。他的這項創新不僅實現了玻璃幕墻的成功安裝,而且達到了安裝誤差小于1毫米的完美“合縫”。
隨著施工的不斷推進,他和團隊伙伴們緊盯著工藝、工序、節點進行通盤科技策劃。先后形成專利了36項,論文8篇,工法4項,質量管理成果10項。科技上的探路,不僅保證了亞投行項目順利施工,更為類似工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溜管技術澆筑大底板混凝土、深化頂升工藝澆筑大型鋼管柱混凝土等施工工藝引發前來參觀的多國交流團嘖嘖稱贊。
鐵軍作風體現在每一位青年員工身上
施工中的亞投行總部建筑
亞投行總部建筑效果圖
由于建筑整體鋼結構用鋼總量相當于“鳥巢”用鋼量的兩倍,在這樣復雜的空間里,建筑物的室內溫濕度及空氣品質控制是巨大的技術挑戰。一般建筑物的冷卻塔都在屋頂,而亞投行總部屋頂為透光的玻璃幕墻。為保障樓體安靜,冷卻塔要置于地下,同時還要兼顧空間、散熱、噪音等因素。
為了保證偌大的流通空間內高品質的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保證大跨度辦公空間對鋼結構的精細化設計和高準度的要求,年僅27歲的項目工程部經理田昆,年僅26歲的項目機電主管李潤澤帶著團隊做了大量的模擬、實驗,工作到深夜甚至幾天連軸轉只為施工效果精益求精。他們說,亞投行是世界關注的百年工程,一定要在這里留下我們青年人努力的痕跡,要在這里體現自己的價值!
亞投行總部是一座現代而創新的綠色建筑綜合體,體現著亞投行“開放和透明”的運營理念。在貫徹目前最高的綠色建筑標準之上,25歲的項目技術主管季本鑫,不放過設計施工中的任何一個細節,讓施工回歸自然。
他率先實現了項目臨建幕墻式箱式板房與呼吸式地面的有機結合,使之成為全國臨建的標桿;他嚴格落實四節一環保措施,充分發掘綠色施工科技成果,項目成功立項住建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并以92.1分高分通過全國建筑業綠色示范工程驗收。
對于一棟建筑來講,一切完美的前提是安全。年僅31歲但看起來格外老成、皮膚格外黝黑的項目安全總監歐陽歡是1000多名工友師傅們最熟悉的管理者之一。他通過工人進場流程標準化、安全教育多樣化、安全檢查制度化、安全演練常態化、責任區域網格化、危險源辨識全員化,并實現了安全設施標準化、后勤物業管理化、行為安全激勵正向化的安全管理手段,使項目安全管理各項指標受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項目獲得北京市綠色安全樣板工地、北京市、全國安全觀摩工程,國家最高安全獎項AAA工地等榮譽。
距離項目竣工日雖不足半年,但這群年輕人的拼搏之路才剛剛開始。“新時代的‘五四精神’是拼搏”,任合仕和他的伙伴們有信心打造出更多載入史冊的中國建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