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新聞熱點

【四十年四代人】

50載奮斗史 40年改革路 四代鐵路工程人的匠心堅守

張葳 王先進
2018年12月20日13:31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編者按:

1500多人同時施工,100多臺大小機械轟鳴運作,9小時就完成福建南三龍鐵路龍巖火車站改造,對接絲毫不差。2018年年初,這樣一段工程視頻火爆海內外,迅速登上各種頭條。

打響龍巖站改造“中國速度”之名的施工方是中鐵四局,這是一家具有綜合施工能力的大型建筑企業,伴隨國家發展進程,已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在鐵路、公路、市政、房產建筑、電力通信等各種項目中,凝結著幾代工作者的心血與汗水。讓我們走近他們,體會工程建設者的認真勤勉、甘于奉獻和開拓創新的精神。

王志進:一輩子修鐵路,見證祖國大變樣

“寶成線、蘭青線、西侯線、枝柳線、皖贛線,改造隴海鐵路寶雞至天水段、京廣鐵路長沙至衡陽段……”說起自己參與過的鐵路項目,中鐵四局原政治部副主任、年過九旬的王志進老人如數家珍。

中鐵四局原政治部副主任王志進接受采訪。

不到30歲,王志進就投身鐵路建設事業。回想起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初期的工作經歷,他感慨不已。從依靠人力為主,到以機械設備為主,鐵路建設手段和條件不斷變化。而最令他難忘的,是工友們在艱苦歲月里的奮斗故事。

“那個時代的工人是艱苦的。”他回憶道,從寶雞到天水這一段屬黃土高原,工人們喝的水都是黃的。

“進隧道一天兩毛錢的補貼,算有點勞保了。”當時的工作環境條件很差,進隧道作業時,很多人腳上穿的是農村地里干活的布鞋。單位給工人發一套工作服,大家一穿就是好幾年。

移山填溝修鐵路——寶成鐵路工地一角(崔敏 攝)

五年前,在北京工作的兒子接老人去旅游,坐上了從合肥到北京的高鐵。“一個是舒服、快捷,服務周到,另外就是(設施)現代化。”修了一輩子鐵路的人,眼看中國鐵路越來越發達,王老心中滿是自豪和欣慰。

張立明:青藏鐵路是我鏡頭里最壯麗的影像

從事了30多年攝影工作的張立明,曾任中鐵四局《鐵道建設》報社編輯、記者。他主要以工程建設、鐵路工人為拍攝對象,在國內和國際影展中多次獲獎,參與或主持的工程畫冊難以盡數。

中鐵四局《鐵道建設》報社原記者、編輯張立明(人民網王先進 攝)

在張立明的鏡頭里,最能代表我國鐵道工程建設發展的,一個是青藏鐵路,另一個是高鐵。他展示了一幅反映青藏鐵路的照片《天路》,這是曾進入全國影展的作品。

張立明攝影作品《天路》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難題給建設帶來了極大困難。他一共去過8次青藏線,每次都要在工地上扛著相機來回跑,找準位置拍,記錄工人最真實、最豐富的施工狀態與環境。

在海拔4700米處,工程點的一幅對聯吸引了張立明的注意:吃飯大喘氣,用餐小心點——人在高原。“那個環境,吃飯就得不停喘氣,喘得很厲害,別人稱我是‘牛喘’。我在那待的一個禮拜,晚上幾乎睡不著,有時候要吃四片到八片安眠藥。”

工人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克服長期的高原反應,依然干勁十足,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高強度工作任務。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鐵四局不光修鐵路,包括公路、市政、地鐵、房建及海外建設項目等,樣樣都參與,這使得他的拍攝題材更豐富。而數字化的應用、無人機技術的升級,也給攝影師帶來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翟長青:從依賴進口到國際領先,高鐵鋪架設備由我守護

在世界舞臺上,中國高鐵已成為一張耀眼的名片。高鐵鋪架是一項長距離移動、前后方配合、多工種聯動的機械化施工作業,每個工序都有設備作業,每臺設備都有成百上千的線路和元器件,任何一個故障點的出現,都可能導致設備“罷工”。中鐵四局第八分公司特級技師翟長青的工作就是要確保這些設備完好無損、正常使用。

高鐵建設初期,很多設備是直接從國外購進的整機配套設備和電氣控制系統總成,技術含量高,且故障隱蔽性大,給查找和排除帶來很大難度。憑借對無線電的濃厚興趣和多年的工作實踐,翟長青查閱英文字典,將外方資料和自己掌握的技術反復比對,再向專家教授請教,對進口設備做“解剖”式研究。

翟長青(右一)與同事在施工現場溝通。

2008年,合武高鐵鋪架因文物保護而延時,工期緊逼。在這個節骨眼上,一臺移動焊軌機上的發電機部件出現故障。外商廠家不僅要價上萬元,還沒現貨,從國外發貨運輸至少要等半個月。翟長青當即決定靠自己解決,查資料、跑市場、反復試驗,終于成功找到問題癥結,采用國產二極管等部件替代更換,只花了不到300元就讓發電設備恢復正常使用。

“工期對我們來說是主要的”,在翟長青心里,工程進度最為重要,鋪架任務必須要按時完成。“你這邊鋪軌完不了,后續的一些工程都沒法干。(耽誤工期)這個損失非常大,很難計算,算成上千萬都可以。”

中鐵四局第八分公司特級技師翟長青接受采訪。

青年時期的翟長青,一年300天都在外面做技術指導,他也被員工們稱為“鐵路鋪架設備的守護神”。改革開放帶來的技術性變革,貫穿了翟長青的整個工作經歷。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鐵路鋪架裝備和設備基本都是進口的。“現在,我們的鋪架設備包括高鐵裝備設備,在國際上屬于領先水平。”

每當乘坐高鐵,經過自己參與建設過的站點,翟長青和同事都會有一種奮斗者的自豪感:“這個路正好是我修的,我就感覺到很自豪。這是我們自己干過的事業。”

徐露平:愛琢磨、敢創新,農民工蛻變成技術工匠

鐵道施工是融合了多道工序、多個工種的龐大系統工程,動輒成千上萬人參與。其中就有這么一群人,雖然學歷不高,但在積累中學習,苦心鉆研創新,從普通農民工成長為一名成熟技術工人,徐露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家庭困難,讀高中時徐露平就輟學打工掙錢養家。杭州灣跨海特大橋、京滬高鐵、合蚌高鐵、合福鐵路和連鹽鐵路等項目,徐露平都參與過建設。讓他出名的,是多次搞發明創新的一件件成果。

高鐵建設中,預制梁穿束是必備的一道工序,就是將鋼筋穿進預制梁里。“人工穿每天要穿幾百根。要是一根一根穿,太慢,幾根一起穿又太重。在那樣的環境下,一個偶然的機會里看到別人的機械輸送,我突然想到,如果自己設計一個東西,能像這樣自動往前升,就不需要人工費力搬抬了。” 在這個簡單想法的激發下,愛琢磨的他開始了研發之路。

徐露平(右)研制的“鋼絞線自動穿束機”

他用自己的土辦法繪制圖紙,求人給加工配件,經過7天7夜反復試驗之后,成功研制出了“鋼絞線自動穿束機”。此后,徐露平在工作中對各種工藝、工序、工具等進行革新和改造達70余次。

2016年,在“徐露平勞模創新工作室”掛牌成立后不到兩個月,他就研究發明了第三代內卡式千斤頂,每片梁鋼絞線可節約1000元,僅他所在的商合杭鐵路肥東制梁場,就可節約60余萬。

中鐵四局商合杭鐵路肥東制梁場副場長徐露平

2018年4月,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最美農民工”等榮譽的徐露平,當選為安徽省總工會副主席,成為省內當選該職務的首位農民工。

黃瑩:中國施工企業得到了世界認可

與徐露平同為“80后”的黃瑩,2005年大學畢業就去了中鐵四局的海外項目。十幾年來,她先后在尼泊爾、埃塞俄比亞、阿聯酋等多個國家、地區工作,現在是中鐵四局中東地區營銷中心商務經理。由于長年置身國際建筑市場的競爭當中,她對祖國的日益強大也有一番深刻的體會。

中鐵四局中東地區營銷中心商務經理黃瑩

不論在哪,黃瑩都能感受到當地普通民眾對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的認可。去年七月,一段中國挖掘機八小時內拆除南昌龍王廟立交橋的視頻在社交媒體被廣為轉發。英國《每日郵報》在報道中感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效率!”有英國網友說,這簡直比科幻題材電視劇的場景還要壯觀。有了這樣的效率,任何事情都可以迅速完成。

一段段工程視頻已經成了中鐵四局的“名片”,“我們如今奔走在各個國家,做企業和項目推介時,常常都特別驕傲和自豪”,黃瑩說。

黃瑩與海外客戶洽談。(資料圖)

“中國施工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項目的投標,十年前可能是單打獨斗,沒有歐美發達國家愿意找你合作。”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的逐步強盛,尤其是在施工領域,盾構機、高鐵等產品和技術水平躍居全球領先地位。她最直觀的感受是,“我們現在參與國際項目競標,很多歐美國家的企業主動向我們拋出橄欖枝,要求合作。這說明中國企業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結語:

短短幾十年,我國的工程建設技術、設備快速發展,見證了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也為很多國家建設了大批增進當地民生福祉的項目。

中鐵四局獲得的部分獎杯(人民網王先進 攝)

中鐵四局2017年的營銷額達到1218億元,比1998年足足增長了87倍!他們的項目不僅遍布全國,還覆蓋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項項魯班獎、詹天佑獎背后,是中國工程建筑單位對質量與速度的不懈追求。這其中,既有改革開放釋放的經濟活力強勢驅動,也是幾代建設者艱苦創業、勇于創新的縮影。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就是如此代代傳承。

(責編:王先進、張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久久国产亚洲夜夜天天,久久2020国产精品,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午夜aⅴ视频 | 色先锋在线中文字幕资源 |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 在线观看激情五月 | 欲求不满放荡的女老板bd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