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人民網作為獨家媒體支持推出“全國大學生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尋訪活動”,數百支大學生團隊在活動中緬懷抗戰先烈,傳承革命精神。志愿者們聆聽老兵記憶中的抗戰故事,并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們來記住歷史、珍惜和平。
孫國興、孫義昌:只要有一口氣,我們就一直沖
7月16日,周口師范學院“紅星閃閃”尋訪隊采訪了抗戰老兵孫國興(1926年出生,89歲)和孫義昌(1927年出生,88歲)兩位老人。他們是生活中相互支持的自家兄弟,更是戰場上同生共死的戰友。
志愿者走進孫義昌老人的家中時,兩位老人正坐在屋檐下曬太陽,弟弟孫義昌患有耳聾,腿腳不方便,依靠輪椅行動。二人年輕時都在豫東二旅四團一營二連,哥哥孫國興回憶起抗日戰爭的一場戰斗,“當時為了一場戰斗我們全營跑了28遍,就是在那次戰斗中,我弟弟的右腿中了槍。當時戰斗已經打響,哪還顧得了受傷不受傷啊,只要有一口氣在,我們就是一直沖啊、沖啊。我弟弟腿被打中了,就隨便撕個布條一扎,就又沖上去了。因為救治耽誤了,傷口也感染了,才會像現在這樣,到哪都得靠輪椅。”接著惋惜地說:“他年輕時可有勁啦,本來他比我的身體好啊……”
江碩鵬:指揮迫擊炮消滅日軍四百余人
7月24日,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團委“三下鄉”團隊到烏魯木齊市尋訪抗戰老兵江碩鵬。恰逢午飯時間,工作人員送來了簡單的飯菜,兩個包子兩碗湯。志愿者們沒想到江碩鵬吃飯是蹲在地上的,“年輕時打仗,文化大革命時又蹲牛棚,已經習慣了蹲著吃飯,改不掉了”他這樣解釋。
江碩鵬生于1918年9月15日,17歲考入華西大學,19歲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成為第14期第二總隊炮一隊的學員。在“鄂西會戰”上,他曾指揮40多門重型迫擊炮消滅日軍四百余人。解放后他因歷史問題曾在監獄服刑、到烏魯木齊修建猛進水庫。直到1978年平反后分到了新疆兵團建工師師范學校任英語教師,就這樣一直教到82歲才離開講臺。
老人向志愿者們講述了自己當年指揮作戰時的場景。炮兵的任務就是投擲炸彈,而作戰時有一個難題:怎樣精確的瞄準敵人并對敵人發動攻擊。當年為了更精確的算出攻擊敵人的范圍,江碩鵬好幾夜都沒有好好地睡覺。確定作戰方案后,他就用飲料罐代替樁子向隊員們進行展示,給大家傳授方法、技巧。
如今,已經97歲高齡的江碩鵬與年輕人有著相似的愛好,他喜歡攝影、上網。臨別時他要了志愿者的QQ號,“回去我加你們,有空一起聊天,給你們傳資料!”老人笑呵呵地說道。
馬潔英:投筆從戎北上抗日
周口師范學院“紅星閃閃”尋訪隊的志愿者近日來到位于冀魯豫三省交匯處的河南濮陽,采訪抗戰老英雄馬潔英。老人出生于濮陽縣,1939年,年僅15歲的他便投筆從戎,開始了反抗日本法西斯、追求民族獨立的七年戎馬生涯。
提起為何參加抗戰,馬老回憶起15歲中學畢業那年,他親眼目睹日軍入侵,以致山河破碎,便與同村同學一起報名參加了冀魯豫邊區抗戰保安司令部所屬的軍人干校青年隊。1940年,馬潔英又在洛陽考取了黃埔軍校18期一分校,兩年后馬潔英畢業分配到國民革命軍40軍39師116團1連任排長。回憶中,老人講起了攻打盧氏縣城的戰斗,“洛陽100多學生來支援,卻遭遇了日軍伏擊,慘無人性的鬼子對手無寸鐵、十幾歲的學生們大肆屠殺掃射!當部隊趕到時,只見盧氏城外的護城河里漂滿了學生們的尸體,河水被鮮血染紅了。”當時的情景仿佛歷歷在目。
“長達兩個多月,無數次殘酷的戰斗讓大家都殺紅了眼。”馬潔英說。眼看著戰友們一個個倒下,那時的他已經沒有了生死的概念,就是瘋了一樣地打!在反復對攻的戰斗中,敵人看到指揮戰士沖鋒的馬潔英,知道他是指揮官,就把槍口對準了他,“在攻打一個山頭時,原以為山上的鬼子已經被消滅,卻不料一個狡猾的鬼子機槍手藏在樹上向我開槍,我的腿被打斷了,從山坡上滾落到山溝里昏死過去。若不是支援前線的洛陽百姓用門板把我抬出山溝,送到了西安陸軍醫院,我早就死了。”至今,他左腿下半部依然都是黑色的,那次偷襲險些讓他犧牲,如今只有依靠拐杖才能勉強挪動左腿。馬潔英感激著那些不知名的洛陽百姓,救了他一條命。
暑假里,全國大學生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尋訪活動派出了數百支團隊進行抗戰相關采訪、調研活動,尋訪過程都通過人民網強國社區的大學生論壇進行實時播報。(姚治國 實習生陳姬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