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強國社區>>強國新聞

專家:家長應扮演觀察者和陪伴者 不該無條件“護孩子”

2014年12月29日10:17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張素玲、實習生張業彤)12月24日,北京兒童教育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兒童心理專家張娟,親子教育專家劉勇赫做客人民網育兒寶《育兒大講堂》, 以“父母如何正確表達愛意”為話題與網友進行了探討。

 愛和滿足是兩件事情

    “愛是家長傳遞給孩子的一種方式,對家長和孩子雙方都是一個很明確的方向。而滿足是孩子提出來,向家長提要求。”但現實是很多家長和孩子把愛和滿足搞混了。

    劉勇赫強調,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首先應對愛和滿足有所區分。而家長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其實是錯誤的愛,是一種溺愛。

    另一方面,在劉勇赫看來,父母的愛應是無條件的。“家長說,我可以給你買禮物,但必須要滿足要求”,類似在獎勵孩子時把孩子達到某個要求作為前提的行為,實際上也是給愛賦予了條件。

有些路,只能孩子自己走

    對于某些父母無條件地“護孩子”的行為,兒童心理專家張娟表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一些心理過程是必須要獨自體驗的。”

    張娟認為,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扮演觀察者和陪伴者,“不是說為了讓孩子不受我們所認為不好的影響,去隔絕他的環境,這是對愛的理解偏差。”對于孩子,一個非常安全的成長環境,其實在現實中并不存在。

    那么,當孩子受挫或為某件事傷心時,父母該怎么辦呢?

    張娟表示,這時愛的表達是允許孩子傷心,父母陪伴孩子度過傷心的情緒。

表達愛,要尊重孩子的需要

    兒童心理專家張娟認為,孩子脫離母體降生的那一刻,便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人,有獨立的精神、意志和人格。因此父母在表達愛的時候,應尊重孩子的需要。

    在她看來,“12·3珠海公交猥褻事件”中的父親,就是一味滿足自己表達愛的需求,而忽略了孩子的需要。

    那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心理需求又是否相同呢?在研究中,張娟發現,2歲以內的孩子對飲食、身體上的需求會更強烈一些。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開始呈現,并開始對他人及社會的認可產生興趣,“比如在學校五六歲的孩子,開始對表現有需求了。”

    在張娟看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心理需求,但“有一個共通的東西,始終伴隨著這些孩子的,就是對愛的渴望。或者把范圍擴大一點,我們作為人的渴望。”

    而對于“珠海公交猥褻事件”,親子專家劉勇赫還表示,對學前階段的孩子來說,家長的一些語言和行為具有很大的暗示和強化作用。此時,父母更需要把握表達方式的尺度,以免對孩子造成錯誤的誘導。

 

(責編:張素玲、曹亞飛)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久久国产亚洲夜夜天天,久久2020国产精品,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25天天夜夜 | 中国浓毛少妇毛茸茸 | 伊人久久精品青青草原 | 最新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 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频 |